《水运管理》2018年第5期

 

【题名】区块链技术在航运业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辉
【摘要】为改变我国航运企业劳动密集型现状及解决困扰行业已久的"非标"问题,分析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将给航运核心业务在防篡改、强制记账、智能合约等方面带来的革新,阐述区块链技术在航运业的智能单证、资产监管、去中介化、新型保险、外汇清算等方面的应用优势。做好既懂技术又懂业务人才的储备,借助技术进步带来的后发优势使我国航运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的目标。

【题名】航海保障基地的类型划分和建设规模标准
【作者】李勤荣
【摘要】为给航海保障人员在编制航海保障基地规划或向地方港口部门申请岸线(陆域)时提供相关参考标准,明晰编制航海保障基地规划的依据,将航海保障基地划分为大型航标测量基地(细分为中心级大型航标测量基地和处级大型航标测量基地)和小型航标基地,核算出各航海保障基地的建设规模指标参数,为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标准、开展基地建设前期工作提供支撑。

【题名】河南省沙颍河岸线评价及布局
【作者】齐可仁
【摘要】为合理利用和布局河南省沙颍河岸线,分段评价其资源条件,对港口岸线的利用规划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河势及岸线稳定性、航道及水域条件、陆域条件、集疏运条件等4个评价指标对岸线资源进行综合评级,评价结果给出沙颍河河南段的宜港岸线。在规划和利用港口岸线时,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交通运输需求以及城市发展趋势等因素,着力于推动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发挥。

【题名】基于组合模型预测法的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作者】陈浩
【摘要】为弥补单一模型预测方法的不足,以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历史数据为依据,分析集装箱吞吐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采用时间序列模型、Eview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2018—2022年广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比较组合加权方法对预测结果的预测,结果表明:组合模型预测法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减小预测误差。

【题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碰撞检查软件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唐杰文,卢伟
【摘要】为提高建筑信息模型(BIM)重要应用点碰撞检查软件的精确度,减少碰撞结果分析的工作量,结合水运工程应用的教训,总结出一套碰撞模型的分类和建模中心文件的结构划分规则,得出水运工程碰撞检查的6个实施步骤:项目中心文件的结构搭建及模型的建立、模型文件的导出、"粗略"碰撞、"详细"碰撞、碰撞问题的分析、碰撞问题的反馈。

【题名】嘉陵江水位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作者】赖寅基
【摘要】为保障嘉陵江航道畅通、安全、高效,介绍嘉陵江航道条件的现状及建立水位监测系统的必要性,阐述水位监测系统建立的目的、结构设计和数据处理分析。水位监测系统的建立为嘉陵江航道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题名】将移动式钻井平台纳入中国油污损害赔偿基金范围的可行性及意义
【作者】廖兵兵,林琳
【摘要】为更好地保护移动式钻井平台油污受害者的权益,介绍移动式钻井平台油污事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分析将移动式钻井平台纳入中国油污损害赔偿基金范围的可行性并提出实现途径。扩大油污损害赔偿基金范围的意义:有利于我国油污基金目的实现;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及时开展清污,减少油污损害。

【题名】基于法的价值理论分析船员遣返权与船舶配员安全的辩证关系
【作者】张俊校,车晓丹
【摘要】为平衡船员遣返权与船舶配员安全之间的关系,基于法的价值位阶冲突分析两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并从适用位阶基本原则、个案平衡原则、比例原则等3个方面给出价值冲突的解决方案,据此提出协调两方面权益的管理建议:以人为本;适当平衡;建立船舶所有人信誉制度;做好司法衔接。

【题名】海洋石油支持船向海上油田设施供油作业的属性和管理部门界定
【作者】郑录岩,骆义,李坤,孙洪杰,陈军,陈伟强
【摘要】为加强海上石油开采系统安全监管,介绍我国海洋石油支持船的特点和发展规模,分析与海上过驳散油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出海洋石油支持船向同一公司的海上石油设施过驳油品作业是公司内部资源调配,不是商业交易行为,因而这一作业行为不在运政管理范围,各地方海事局可根据海洋石油支持船供油作业特征、辖区内海域风浪条件和风险等级等情况自行制定对其供油作业的相关监管要求。厘清海洋石油支持船向海上油田设施供油作业的性质和管辖部门,有利于规范海洋石油支持船的运营,有利于提高海洋油田开采效率。

【题名】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船舶推进轴系碰撞损伤研究
【作者】王少华,董良雄,杨意,陈天然
【摘要】为探究船舶因碰撞而对船舶推进轴系运动特性所造成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碰撞后的船舶推进轴系运动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船舶发生碰撞时冲击力对轴系支撑的损伤,研究碰撞损伤后的轴系安全转速范围。结果表明:船舶在碰撞过程中所受的冲击力能够引起船舶轴系运动特性的改变,且冲击力过大会造成船舶轴系的损伤甚至断裂;船舶若须继续航行则应控制在合理航速范围内,避免因冲击力而对船舶轴系造成二次损伤。

【题名】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的内涵和特征
【作者】宋春雪,杨楠
【摘要】为使高等院校尤其是海事类高等院校能够围绕我国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能够成为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的毕业生,从梳理现代航运服务业衍生的国内外背景出发,定义现代航运服务业,阐述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分析我国目前航运人才的现状,指出加强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和供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版权所有 2004 水运管理杂志社